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七章(1 / 2)

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王之术?皇上就是因为这个才刻薄发妻、冤杀忠臣的么?”太子不免有些悲愤。

皇帝轻轻“哦”了一声,道“对了,朕都快忘了,你是打着为薛家洗冤的旗号的。”

太子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并非打着这个旗号,臣确实想问问皇上,薛将军一生忠烈,皇上仅仅就因为猜忌兵权,至于如此么?”

皇帝打量了一下太子,眼中微微露出一丝失望“猜忌?你这么认为?”

“不然呢?”太子反问了一句。

皇帝叹口气,对于这个儿子,他实在接触的太少,也教导的太少,可回头想想,似乎也并不是太子的错。

“去将舆图拿过来。”

太子心下有些狐疑,曹公公已经将一卷羊皮缓缓在案上打开。

不约而同的,皇帝和太子的脸上都浮现出一种敬畏与自豪的神色,那是万里江山,是寸寸山河,是先祖的荣耀,也是每一代君主的责任。

“开朝以来,西域便不断有兵患,边境常无宁日,直到我朝,到了大薛领兵的时候,才算真正除了这环伺之危!”皇帝像是忆起往日的时光,不自觉又说起对往日同袍的称呼,嘴角浮出一丝笑容,神情是坦坦荡荡的、不加掩饰的、对自己将领的骄傲。

太子倒是想起薛家那一夜,他听到薛家定罪的消息便跪在宫门外求见,直到最后一刻他知道乞求无望,策马奔向薛府。彼时的他年少气盛,咬牙道“将军,不如我们现在就冲回西域去,那边都是我们的人,大不了再杀回来!”

薛将军连忙摇头“你是一国储君,岂可为此下策!更何况,皇上对我,不至于猜忌如此!我薛家,性命是无碍的!”

后来,他每次回想起这段对话,不自觉的想薛将军当时是为了安慰他,不让他做出傻事呢?还是真的只是低估了君王的猜疑之心?但到今日他突然发现,他其实也不了解自己的父皇,也不了解薛将军,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大薛当然不会谋反!”皇帝叹口气“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谁谋反,他都不会谋反的。”

太子忍不住退了两步“那为什么?你明明知道,怎么还忍心?”

皇帝悠悠的叹口气“没有什么忍心不忍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便是帝王,也是如此。”看着太子的神色,皇帝倒是颇有耐心的继续说下去“刚刚朕告诉你,帝王之道,在乎制衡。你要知道,制衡不仅在朝堂之中,也在这天下之中。”

“朕在西域的战场上呆过,也把你放到西域的战场呆过,为什么?”皇帝的问话让太子微微有些发怔,难道不是因为他自己苦闷自请去的西域么?当然皇上是首肯的,难道是有意安排?如今这个地步皇上说这些又是为了什么?缓兵之计还是柔兵之计?

皇上看出他的猜疑,笑了一笑,自问自答道“那当然是因为西域重要,朕相信你去了西域也不只是学会了领兵打仗。西域的王族你清楚吧?”

太子点点头。

“不同于我朝,他们是分散的王族,平时各自为政,战时相互首应。”

太子点头,这的确是西域那边的特色“前朝的西域之所以不足为患,正是因为他们过于分散,内耗太多,直到阿密尔汗的出现,才将这分散的泥沙堆聚成塔,日益壮大。”

皇帝赞赏的轻轻点头,一瞬间,太子恍惚又回到幼时,在书房中背出长长一段不知所云的文字,只为了等着父皇最后轻轻的一点头。

“阿密尔汗死了之后,他们各邦之间仍维持着之前的联系,但是已大不如前。”太子不由自主的继续道。

“不错,上一次大捷之后,朝中便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继续追杀,彻底消除隐患;一种便是休战。那时你不在朝中,现在你倒是说说,哪种更好?”

太子顿了一下,当年他意气方遒,在西域时和那帮兄弟是想要乘胜追击的,奈何回朝之后事务繁多,之后又出了薛家之事,西征之事自然而然就放下了。加上西域又呈岁纳贡,这几年边境倒是平静了几年,如今静下心来想想,休战也未必不好。

一时他倒是无言,思索了半晌他还是回答“彻底消除隐患当然好,但是所费甚多,劳民伤财,西境战事多年,休养生息更为稳妥。”

“这只是一方面。”皇帝点了点头“这些年你在兵部历练,前年朕又让你去了户部,你也该明白,这战事,绝非武将一人之力!战备粮草,人员兵马,一刀一箭,都是银子堆出来的,黄河决堤,山东大旱,江西剿匪,偌大一个国家,哪里都是要银子的。”

这倒是真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户部的官员不像兵部,没有豪情壮志,也没有铁血战情,个个都是精打细算,每年年终的时候个个都愁眉苦脸,拿着算盘锱铢必较,恨不得一笔银子能反复使用。而朝廷的银子更是千家万户的性命,太子这几年也是深有感触。

“另一方面,西域民族民风彪悍由来已久,妇孺孩童个个上马能战,便是一小撮人,也能形成边境之患,更何况西边地广人稀,剿灭他们谈何容易!”皇帝冷笑一声“外敌当前,他们自然团结一心对外,但无外敌,他们生性散漫,又难以拧成一心,所以,你说说,是逼着他们绝地逃生的好,还是分而化之、蚕而食之的好呢?”

太子其实也用不着回答,这两年西域的形势便证明了一切,西域各王族之间内斗不断,目前西边十三邦中倒有一半的王汗是朝廷内定的继承人选,确实已经不足为患。

太子也承认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心计、布局,怕是不能至此的“皇上早已将功夫下在暗处,臣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