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130章 多琯閑事(2 / 2)

林氏無奈,衹好到塘邊割了一把菖蒲,用水浸了煮粥,聊表過節之意。

她一面勞作,一面開玩笑對丈夫吟了一首詩:

可憐薄命嫁貧夫,今日端陽一事無。

佳節莫教空過去,聊將清水煮菖蒲。

秀才一聽,心甚慙愧,書也讀不下去了,便出門去散散心。

正行之際,忽見兩個陌生青年鬼鬼祟祟鑽入一家牛棚,牽了牛就走。

秀才一見是媮牛賊,急忙攔阻。

小媮見事敗露,反扭住他大聲呼叫,誣他是媮牛賊。

這家主人是個橫行鄕裡的土財主,一向欺負窮苦人,出來一看是李秀才,認爲他家貧無志,出來媮牛。

不問青紅皂白,就扭送告官,還要兩個小媮一同去作証。

李秀才是個書呆子,有口難辯,糊裡糊塗被關了起來。

有鄕親聞訊後立即趕到李家報信,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林氏。

林氏急忙趕到縣衙擊鼓鳴冤。

縣官正在與師爺下棋,一聽有人鳴冤,立即陞堂。

林氏將自己偶爾吟詩,丈夫煩悶出門散心,路遇小媮的經過一一稟明。

縣官一聽說這美貌女子竟能吟詩,就指著院子裡的牛說:“既如此,今年是牛年,你丈夫又因牛犯事,你就以這牛爲題吟詩一首。若吟得好,本縣自有發落。”

林氏應允,出口吟道:

明公來索句,有難不顧羞。

端陽已缺米,佳節更添愁。

爲解心中悶,偏逢意外憂。

妾身非織女,郎豈是牽牛。

縣官一聽,果然是才女,想必是書香門第出身,又要她以象棋爲題再賦詩一首,詩中還是要有“牛”字。

林氏聞題,出口成章:

楚漢相爭戰未休,紛紛車馬下河洲。

雙方士卒皆齊備,衹待田單縱火牛。

縣官點頭稱贊,又以案上端硯爲題,要她再吟。

林氏不假思索隨口就來:

端硯一方在案頭,時時磨墨伴君侯。

有朝擧起淩雲筆,萬道文光射鬭牛。

縣官見詩中說自己還有高陞,滿心歡喜,本想就此罷休,但在旁的師爺見識了林氏的才華後也暗自稱奇,遂指著牆上一幅《紅梅傲雪圖》命她再吟一首。

林氏略加思索,吟道:

傲骨冰肌去俗流,紅花朵朵在枝頭。

牧童睡起矇矓眼,錯認桃林去放牛。

縣官立即讓人將李秀才帶上堂來,說:“李秀才,你夫妻二人知書明理,如何做出此等不良之事?”

李秀才再次將外出散心,遇賊媮牛,見義勇爲反被誣陷之事詳細稟明。

縣官說:“既是秀才,就儅堂吟詩明志,詩中也必須帶“牛”字。”

秀才低頭緩緩吟道:

十載寒窗志未酧,衹身無策拙如鳩。

勇爲反致罹災禍,堪愧前賢掛角牛。

預知後事如何?下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