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三章 未雨当绸缪(2 / 2)

“嗯,这才像话嘛。”安抚好了国渊,蒋通回过头来对着三位老农道:“三位老人家,这蝗灾既然已经被预见,可有预防之法?”

“没用的,将军!农谚有云,旱极必蝗!越是干旱厉害的地方,蝗灾定然愈加严重。齐国本地,今年雨水虽然减少,但是也有那么一点,估计明年本地蝗灾虽然会有,但是也不会太多。不过将军,这蝗虫可不是只在一个地方呆啊!数十亿蝗虫,吃完一个地方就飞到下一个地方,小老儿担心的是北边渤海、冀州飞来的蝗虫啊!”

蒋通想了想:“那若是蝗虫来了,有没有杀灭之法?”

蒋通这话一出,三个老农极度的惊恐:“将军!这蝗虫乃是蝗神的使者,是代天行罚的。怎么能想着去杀灭!哎,老天爷也真是狠啊,我等才过了几天安宁的日子啊。这些年将军和各位上官也做得不错啊,哪里惹恼了老天,要降下天罚呢”

“放屁!”蒋通刚刚本能的开口说出这一句后,马上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了。于是客客气气的对着这三个老农行礼,让糜芳将在三个老农带出大厅,找个地方好吃好喝的供养起来——短时期内,您三位是暂时别想恢复自由哪。哥作为穿越者,保密意识是相当强的。

托21世纪网络的福,转世前的蒋通,在电视上看到蝗灾的报道后,闲的蛋疼的时候也去百度百科了一下蝗虫。知道这玩意要大爆发,首先需要干旱。因为干旱会造成大面积土地没有植被,直接‘裸’‘露’在外面——蝗虫只能在‘裸’‘露’的土地上产卵。如果土地有水分,但水分不多的话,对蝗虫的受‘精’卵来说就是最佳的生长环境了。其次呢,等到了冬天,若是天气比较温暖,蝗虫的虫卵大部分都没有冻死的话,好了,开‘春’之后一定是大爆发。

现在干旱这个条件是满足了,青南六郡还好,多少有点雨水。渤海今年可是雨少得可怜。对了,更北面的河间国呢?恐怕更厉害?而辽西塞外的草原呢?不是都说了滴雨未下么?今年秋天的秋蝗看来是不少了。不过这个还不是最恼火的,最恼火的是今年没有发育的蝗虫卵,此时还大量的埋在地里。若是今年再来个暖冬,大量的蝗虫卵得以生存的话,乖乖,明年夏秋两季就不是收税的问题,而是要救灾了!

车骑将军府内召开了紧急会议,参会人员不多,只有负责民政的荀彧,负责农业的国渊,负责财政的蒋‘蒙’,以及蒋通的亲兵队长糜芳。说话的人也不多,只有蒋通一个。荀文若国子尼当然是这个时代杰出的人才,但是你让世家子去防灾?

“以上就是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所以什么大旱导致河流湖泊水域减少,鱼虾不能生存故而幻化成蝗虫的说法,真是一派胡言!”

“主公,既然主公已然知晓了蝗虫的习‘性’,那么我等是否可以杀灭虫卵,避免蝗灾?”

糜芳这话一出口,就立即招受到周围三人鄙视的目光。

“子方,这蝗灾一旦形成,就是流动的。我青州的蝗虫限制住了,其他地方的蝗虫也能限制得住?”

“子方,现在若要杀灭在干旱土地上的蝗虫,就得发动全州数百万百姓齐齐出动翻土,这得多大的阵势?这样一来,谁还不知道有蝗灾发生?”

“子方,按照主公为我等定下的治政原则,对百姓是不应该隐瞒的。但是并不是说一旦有事就要立即通报百姓。若是明年真的发生蝗灾,我等得事先做好救灾准备。这个时候将这个事情公之于众,必然引起民间动‘乱’,粮价飞升。而且若是今年运气好,冬天冷一点,明年没有蝗灾呢?”

看着低头无语,面红耳赤的糜芳,蒋通笑了笑:“诸位,这个事情呢,首先要保密。毕竟明年是否有蝗灾,现在只是一个苗头,谁也不能确定他一定会真的发生。但是蝗灾一旦发生,形成的灾难都是恐惧的。所以也要未雨绸缪做些准备。”

“子明,我青州七郡国的百姓在缴纳完今年的赋税后,家里的余粮大概会有多少?”

“主公,渤海郡的百姓本来余粮是很多的,但是大多都是买了我青州的债券。青南六郡国的百姓今年第一次完税,家里的余粮也不会太多。总之,若是明年真的爆发蝗灾,按最坏的可能——颗粒无收来预计的话。青州七郡国所有的百姓,最多能靠手里的余粮撑过明年一年,当然,明年我青州会开始偿还债券,渤海郡的百姓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后年年初到冬小麦收获的五六月间的半年,青南六郡国的百姓就要饿肚子了。至于冀州那三个半郡国,主公恕罪,‘蒙’的衙‘门’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蒙’不能擅自评价,不过总的想来,绝不会比青南六郡国的百姓好。”

“也就是说。”蒋‘蒙’深吸一口气:“若是明年我青州治下全境蝗灾导致全境颗粒无收这样最坏的局面出现的话,我青州要供养二百五十万百姓大约五个月。按一个百姓一月半石粮食算,大约需要准备六百二十五万石粮食救灾。”

“子明,你再大致算一算,”蒋通紧锁眉头道:“我青州若是明年一年没有任何粮食收入,除了钱息以外,估计商税也会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支付各郡官吏、士兵的俸禄后,府库里还会剩下多少钱粮?”

“主公,经过昨日的大分割,‘蒙’为明年的府库留下了大概五百万石粮食,三亿钱。若是明年没什么收入的话,这点储备,根本就支付不了官吏、士兵的俸禄。”

天哪,好不容易看到了收入远远高出支出,一旦蝗虫真的来袭,老子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这物资储备,还是不太够啊。

蒋通背着手在大厅来回转了几圈后,终于下定了决心:“给子逸修建三条官道和青岛港的三亿钱、一百万石粮食暂时扣下。扩大邹平矿山的开采规模,让子逸的五万人暂时加入邹平铜矿的开采和五铢钱的铸造工作。明年我青州的主要收入,看来要靠钱息来支撑。”

“子方,吾给你三亿钱,再加玻璃、镜子、骨瓷、白瓷的生产工艺。你马上去徐州找你兄长。告诉他,若是能在明年蝗灾发生之前往通的滨海港注入六百万石以上的粮食,这些钱,这些生产工艺,全都是他的。若是将来他能入仕我青州。其起点起码是一郡太守!”

——————我是困‘惑’不解的分割线————————

1、中华帝国只要是统一的,就几乎不可能发生全国受灾的问题。因为如此幅员广大、气候环境不一的国家要全国同时受灾,除非地球毁灭了。

2、‘混’吃作为一名医生,对于治理地方其实并不了解。但是很多时候‘混’吃真心觉得当家难,给一个单位,给一个地方,给一个国家当家更难。有方方面面的利益需求需要照顾,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妥协。所以这一章专‘门’写了蝗灾。仅仅是一场蝗灾而且是还没有发生的蝗灾就能让原本富庶的青州焦头烂额迫不得已卖家产。其他的灾难呢?回过头来,我们现实社会,这么多的人,这么尖锐的社会矛盾,大家居然在这样的时代还是能吃饱饭,不被别人砍了充饥。所以什么皿煮柿油要争取,要呼喊。反贪腐啥的也该反。但是一切的一切,有个原则:国家的稳定很重要。

3、根据中国历代史书记载统计,汉代,蝗灾发生的频率大概是8年一次。这个数字到了近代就是两三年一次甚至年年发生。导致这样的结果很简单——人口太多了,大量的森林草原被开垦出来做了耕地。导致太多的土地失去植被‘裸’‘露’在地表——蝗虫必须在‘裸’‘露’的土地上才能产卵。

4、收藏量最近在猛涨,蹭蹭蹭都在向四百迈进了。但是推荐票停滞不前,每章的点击量在稳定的下降。真是让人困‘惑’不解啊。各位书友有以教我。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