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章 虚伪对虚伪(2 / 2)


汉灵帝刘宏,这一年不过二十四岁。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实际上刘宏在位期间,虽然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但直到他去世,zhongyangzhengfu都还是对地方有着相当的控制力。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

“这竖子,朕去年读他的《游子吟》还深受感动,太后也对此子印象极佳。还对朕说等此子做了郎官,要朕带去见她。谁知道现在一篇《爱莲说》,把朕给逼到了墙角了。”

“陛下,这竖子不过东莱郡那种荒僻小郡的孝廉,家族虽然号称寿chun蒋氏九侯堂,其实不过是分支小宗而已。哪里知道国家大事。世家大族,跨州连郡,闭门成市。隐匿人口,拒交赋税。中原天灾连连,凉州叛乱不绝,幽州乌丸、乌桓、鲜卑侵袭不断。国家无一ri不要大把花钱,是钱从何处来?陛下出此卖官令,还不是为了补贴国用。这竖子一篇《爱莲说》,要是传播出去,岂不是断了这条财源?”

“那阿父认为该如何处理?”

“莫如陛下亲自召见,对他晓之以理。这个郎官让他做,让他销毁《爱莲说》。”

“嗯,阿父言之有理,就宣那个蒋子达来见朕。”

“陛下,三公、大将军、九卿、诸议郎等请见陛下。”

“陛下,不好了,太学生们又来把宫门堵上了。还集体在外面念什么爱莲说。”

“怎么回事!这事情怎么成这样了。”

“陛下,好像是大长秋(十常侍之一的赵忠)派人把那个蒋通蒋子达给抓起来了。”

“啊!阿母误我!”

光和四年(181年)三月初六,蒋通下狱。雒阳震动,天下士子sao然。

赵忠是十常侍里比较彪悍的那一类。早年朱瑀、王甫、曹节等人动政变,诛杀大将军窦武。赵忠冲杀在前,深的大宦官王甫、曹节等人的赏识。此后二次党锢之祸,也是以下手狠辣著称。概而言之,是一头好狗。

既然是狗,头脑就差了点。听说蒋通这个小贼有能断了他卖官收钱的生意。赵忠真是一股怒火从两肋升腾而起。反正这厮以前跋扈惯了。二次党锢之祸的时候也是直接就到人家家里拿人的。这次干脆点起廷尉里的狱卒,很干脆利落的把蒋通给抓进了廷尉狱。并且很嚣张的表示,待得禀明陛下,就将这小贼的狗头砍下!

蒋通是笑嘻嘻的认捕的。这厮本来就怕朝廷里的宦官智商还没低到一定程度,把这事儿给冷处理了。昨天等了一天都没人来抓他,他还有点感叹怎么大汉朝的行政效率也这么低。结果第二天看见赵忠这傻狗怒气冲冲的跑来抓他,真是高兴坏了。

中国历史上,除了郑和等极少数宦官。大多数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宦官,都没有好名声。非但如此,反而很多都是所谓的“穷凶极恶”之辈。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掌握史笔、控制社会舆论的都是士大夫。士大夫们对这种身体残缺不全的人天然的带有优越感和鄙视心理。又因为宦官权利大盛的时候,往往是皇帝对士大夫的权利过大,贪得无厌过盛感到不满甚至恐惧,而不得不放出宦官这头恶狗来咬他们。yin阳人,又经常来咬他们。掌握了史笔的士大夫能把宦官写好才怪了!

具体到汉末,两次党锢之祸,宦官集团是把士族集团给往死里得罪了的。双方的仇恨,看看曹cao后来被陈琳给骂得有多惨,就能体会一二。再加上到了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虽然造成这样的局面,外戚、宦官、士族都是罪魁祸首,彼此之间大哥不说二哥。但是掌控了社会舆论的士族,自然知道把矛盾转移:天下这么糟糕,都是宦官蒙蔽圣上导致的。天下的事,就是被这帮子阉竖给搞坏的。所谓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这样的论调唱多了,搞得士族自己都相信:自己兼并土地,欺压小民对社会是没有危害的。宦官兼并土地,欺压小民才是造成民怨沸腾的主要原因。所以,汉末时期,宦官和士族阶级那就是势成水火。

于是蒋通这样的士族子弟被捕,士族的反应就很强烈了。等到追问事情的根源,《爱莲说》被广泛传抄后。士族这种寄生虫一般的生物,居然也沸腾起了热血!

事情的起因是买官交不交钱的问题。说实话,士族对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很不爽的——本来官位这东西都差不多被我们士族给垄断了。以前是不交钱也以做。做了之后自然以贪污受贿。现在做个官居然还要额外交钱,虽然一样以贪污受贿,但是买官的那笔钱也是钱啊!没错,皇帝陛下拿到这笔买官钱后,是拿了一些来补贴国家用度。但是皇帝你也拿钱来享受了的啊!那些经手买官卖官的宦官也贪了很大一笔啊!最最关键的是,这笔钱为啥宦官以贪?我们却贪不到?

还有,我们是士族啊。讲究的是诗书礼仪传家。虽然大家都知道书上的东西信不得,但是面子上得摆出一副道德圣贤的摸样啊。皇帝陛下你现在说不交钱不给官做,是逼着我们斯文扫地啊。看看崔烈那厮,花了500万买了个三公做(1),结果名声臭了一条街。皇帝陛下你这是逼着我们不要名声啊。士族,就是伪君子伪到极致的代称。虽然伪,但毕竟是君子。凡是还是讲究个脸面问题的。皇帝陛下现在把我们的脸给打了。揭露了我们宁愿不要脸也要当官的本质,我们还是顶尖级的伪君子吗?还是士族吗?

所以,当蒋通剽窃的《爱莲说》被广泛传抄后,单纯的青年士子和不明真相的平民自然是热血沸腾。而老jian巨猾的那些士族掌门人们,也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激动起来:这是个机会!

于是,在又以恶心宦官集团,又能为自己求得利益的双重激励下,自私自利的士族阶层,也开始了积极的行动。

司徒崔烈,上书请辞。声称读蒋子达之《爱莲说》后,羞愧无状,痛悔前事。唯有辞官回家闭门思过。

三公请辞。大多数九卿请辞、议郎请辞、郎官请辞。今年新进的郎官全部拒绝付费当官,统统一篇《爱莲说》给扔过来。

太学生、市民共约三万人,聚于宫门外,ri夜吟唱《爱莲说》。

大将军何进,虽然没有辞职,也没有上奏保护蒋通。但将府中的牡丹全部铲除,派人深挖巨池,载种莲花。以实际行动表示了自己的立场。雒阳之人闻之,纷纷效仿。一时牡丹尽被铲除,莲花大盛。后人称之为牡丹劫。而蒋通,则被史书称为当之无愧的牡丹公敌。

在陈留闲居的蔡邕,为《爱莲说》谱曲,传唱天下。

议郎黄琬,加紧与蒋通的父母进行婚礼的准备。并公开表示:“有此佳婿,便是再被禁锢二十年又有何妨?”

而蒋通在廷尉狱里也收到黄薇儿的帛书:“非君不嫁,生死相随。”

一时间,皇帝和宦官集团被搞得焦头烂额。

不过他们最恐惧的ri子还没有来到。因为蒋通是个不消停的主儿,他在廷尉狱里ri子过得太舒坦了,廷尉正,左﹑右监,廷尉平等廷尉里的一众官员,把他当偶像一般供了起来。好吃好喝照顾着。人嘛,闲久了,就琢磨怎么搞点事情做,于是,又一篇传世名作被他剽窃了。

——————我是虚伪至极的分割线——————

写到这里,主角的本质出来了:腹黑。不过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不腹黑,就等着死。作者只是想尽量写得真实一点罢了。

(1),崔烈于中平二年(西元185年),在廷尉本职的基础上,交钱500万升为司徒。这里根据剧情需要,在崔烈买官的时间上稍作修改。

(2),汉代先民,对“义”的认同和追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举个例子:东汉末期,“党锢之祸”迭起,宦官把持朝政,大肆搜捕、诛杀士大夫。张俭因得罪宦官侯览遭到通缉。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张俭的好友,于是张俭便去投奔他。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张俭因孔融年纪太小,没有把实情告诉他。孔融见张俭形se慌张,于是便把张俭留下。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却被逮捕下狱。孔融说人是他留下的,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坚持要由他负责;孔母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郡县官吏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实上报朝廷。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而孔融也因此名声大噪。

事实上,张俭逃亡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收留他、保护他而家破人亡。孔融家不过是其中一例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先民对“义”的追求和认同。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多少理解曹cao奉迎天子后为啥势力膨胀得那么快了。关羽张飞为啥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了。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这样快要破产的集体出仕了。《爱莲说》在北宋那个阳痿的时代,周敦颐将其写出后,都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成为传唱千年的名篇。在汉代,那个华夏族血仍未冷的时代,造成的反应应该会是怎么样的呢?作者认为就应该是那样的。

最后说一下,主角剽窃文章这事儿,《爱莲说》之后还有最后一篇。之后就没有了。一开始主角需要这些绝世佳作去扬名,积累资源。到了黄巾乱起,还是要靠刀剑来说话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