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齐老四深吸一口气,才将心中的烦躁压了下去。他知道这个哥哥从来不会信口开河,既然这么说,就必然是知道了,甚至可能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就算不承认也无济于事。

  所以抵死不认没什么意义,对方既然来找他,而不是直接揭破,那就还有谈的余地。

  于是他在齐老三对面坐下,嗤笑了一声,“一来就给了好大一个下马威,三哥到底想说什么?”

  “我病了这一整年,身子是远比不得从前了。”齐老三这才慢慢道,“幸而敏敏和石头都是好孩子,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也就是看着孩子们长大成家,然后就能闭眼了。我那里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四弟不会不晓得。小家小业,才刚安稳了些,实在受不住太多折腾。若真有人与我过不去,那我齐老三也必定要让他过不下去!”

  这最后一句话,却是说得掷地有声。同时他一双眼睛紧盯着齐老四,那目光直如针刺一般,让齐老四浑身不自在。

  他是聪明人,立刻就知道齐老三是为什么走了这一遭。

  他能顺藤摸瓜发现那些端倪,齐老四自然也有本事看破是他在背后捣鬼,这才坐不住了。

  可笑明明对方找上门来,是处于弱势,但这会儿齐老四却根本不敢针锋相对也撂下一句狠话。

  说实话,齐老四是有些打怵这个兄长的。

  他从小就觉得自己聪明,要讨好谁没有失败过,要折腾谁也必定能得逞,但这只限外头。在家里,他却是不管怎么折腾,都从来动摇不了齐老三的地位。

  他这个哥哥,不显山不露水,也不见多聪明伶俐,却就是稳稳的站在那里,怎么都动不得,有时候甚至能反过来让他吃个闷亏。

  爹娘明明亲口承认他比齐老三讨喜,大事小情上也愿意多偏着他一些,但到了分家的时候,却一口咬定要跟着大儿子过,祖宅也要分给齐老三,他却是被直接打发出来。就连大伯公九叔公这样的长辈也更看好齐老三,甚至有意培养他做族老继承人。

  齐老四对齐老三不满,连带着对父母也多了几分微词,这才在分家之后再不过问两老。结果就因为这样,两位老人过世时,齐老三便给他设了个陷阱。

  当时他本来也要出一份子,齐老三却坚持不肯收,只说父母留下的话便是如此。转头却将此事透露出去,整个村子都在传他一分钱都没出,不孝父母,让他原本的好名声蒙上了几分阴影,直到如今还有人不时提起!

  这一招实在太狠,连翻转的机会都没给他留下,所以齐老四愤恨之余,对齐老三也怀了三分戒惧。

  之前他本以为自己只是在背后算计,齐老三如今病着,那家里都是妇人孩子,根本不抵事,还不是手到擒来?但现在看来,齐老四根本是扮猪吃老虎,故意把他家那个童养媳推出来,自己却躲在背后谋划!

  这家伙还是那么可恨……

  齐老四虽然不甘心,但最终还是咬着牙道,“三哥这话就是说笑了,谁敢跟你过不去,不用你说,我这个做弟弟的就第一个跟他过不去。”

  “那最好。”齐老三点头,脸上神色仍是淡淡的。

  等到起身告辞的时候,他走到了门口,才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转过头来扫了齐老四一眼,语气平静的道,“阿光要回来了,你可知道?”

  齐老四面色大变,险些直接站起来,但齐老三已经转回头,脚步沉稳的走出了门外,只留给他一个瘦长却停止的背影。

  齐阿光就是齐老四那个姘头的丈夫。他跟任何一个万山村的人都不一样,常年在外头跑,做倒买倒卖的生意,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能在家几日。

  但即便如此,万山村也没有任何人能忽略他,因为他是比齐老费更富有的财主,也是万山村第一个能干人,见多识广,人人信服,还带挈了好几个村里的年轻人跟着他出去挣钱。

  既然是这样一个人,娶的媳妇自然也是当初远近闻名的美人,身材丰满,体格风骚,容貌美艳,当年不知道多少男人垂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妙人儿,齐阿光却是把人扔在老家不闻不问。村子里一直隐隐约约有风声说,他在外头置了好几房外宅,好不风流快活。

  他家里那位娘子从小也是众人手心里捧着过来的,如何受得这样的气?齐阿光做初一,她就做十五,在村子里勾搭了不止一个男人,仍旧享受着与婚前一般众星拱月的生活。齐老四不过是其中之一,只是因为长相俊俏人又聪明,最得她的意。

  要是齐阿光过年回来时这件事闹将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

  周敏虽然不知道齐老三到底要怎么解决这件事,但看他每日里仍旧悠然自在,好像万事都不担忧,也只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而她也很快顾不上齐老四那一摊子烂事了。

  因为周敏发现,自己种在木盆里的作物,已经开始发芽。

  最先发芽的,不出意外是用泉水泡过,又放在家里的那一盆,毕竟屋子里更暖和。但让她意外的是,第二个发芽的,却是泡了泉水,种在院子里的那一盆。须知这会儿可是隆冬腊月!虽然那苗才长出来,一寸高,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雪被冻死了,但也足够让周敏惊喜。

  至于那两盆没泡过泉水的,却是半点动静都没有,显然并不打算反季节生长。

  但周敏也没有把屋里的盆挪出去,打算多观察一阵。

  发芽的苗能不能长起来?过了冬天另一盆又能不能发芽?这都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到了腊月二十,周敏便决定去一次镇上。一来采买一些生活必须品,二来则是去卖东西。家里养的三只小母鸡自从开始下蛋之后,每天都有蛋可收。虽然石头说要拿来吃,但谁舍得?也就是偶尔做一两个,剩下的都攒了起来。另外那几只公鸡也长大了,趁着过年也能卖个好价钱。

  齐老三的身体虽说好多了,但最好还是少出门,所以这一次仍旧只有周敏带着石头去。好在到了年关,家家户户都要去镇上置办东西,所以村里的牛车驴车也全部出动,到时候即便不能坐车,至少东西可以放在上面。

  这天周敏仍是一大早起身。

  冬天天亮得早,这会儿外头还是黑黢黢的。

  入冬之后,她就鲜少起得这样早了,但镇上太远,来回路上就要费许多功夫,自然必须早起,以免赶不回来。

  周敏在黑夜之中穿好衣服,梳好头发,然后出得门来,熟练的点燃了松木条照明,去叫了石头起来,然后又引火烧水洗脸。弄完之后,背着昨晚准备好的背篓,便出门了。至于石头,则是提着篮子。

  这篮子还是石头自己编的,用片得细细的竹条细细密密的编成,与农家常用的那种粗枝大叶的长形提篮不同,这篮子整体呈圆形,开口大概一尺宽,底和口稍微往里收,造型则有些像广口坛子,看起来十分舒服。用周敏的话说,就是具备一种工艺品的美感。

  所以安氏做主,这篮子就被用来装整个家里最贵重的鸡蛋了。

  两人才出门,冬婶也从隔壁过来了。他们家这一回却是一家子都去,照冬婶的说法,要过年了,去街上看看热闹也好。

  从家里走到村口,一路走过去遇到了不少人都是要去镇上的,大家呼朋引伴,十分热闹,没一会儿到了村口,便见牛车在那里等着。有人举着火把照明,十分亮堂,几家主人则守着车招呼,车上只能坐孩子和放东西,大人都要走路。

  周敏连忙将石头推过去坐车。这一路走过去十分辛苦,有车坐,哪怕是蹦蹦车,也总比没有好不是?

  但石头见她不去,便也不肯去。但周敏哪好意思去跟小孩子一起蹭车?

  石头便只在她跟前站着,也不说话。

  两人年纪相差三岁,但个头却是差不多高,周敏见他如此,也没了脾气,“好,你愿意走就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