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照金巷第73节(2 / 2)


  第82章 心忧

  熙宁二十二年,正月初八。

  天还未亮,钟大娘子便咳嗽着醒了过来,她缓了缓喉间的不适,开口唤了声“秋容”。

  女使秋容很快闻声赶到了床前,燃亮蜡烛,打起了帐帘,问道:“大娘子有何吩咐?”

  “什么时辰了?”她问。

  秋容迟疑了一下,不答反劝:“大娘子,您身子不适,要不同老太太禀一声今日就不去了吧?而且外面在下雪,冷得很。”

  钟大娘子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一点风寒,无妨。本是我自己要去给阿姑尽孝的,怎好半途而废,若是如此,她只怕更不愿见我们了。”

  她刚刚才又做了回噩梦。

  梦中仍是那熟悉的场景,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熙宁二十年,距缙哥儿走后才四个月,她假孕的事因为一次意外被戳穿了。

  说来也是他们夫妇运气不好,谁能想到那天老太太竟就突然心血来潮,非要请了大夫来福寿堂给她诊脉开补药,她找理由再三婉拒,却立刻引发了老太太的疑心。

  钟大娘子到现在都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沈老太太当着唐大娘子等人的面,沉着脸勒令她自证孕事真假的情景。

  她自然没有办法证明是真,沈老太太一气之下,直接抓起手边的茶盏就扔到了她的身上,大喊着让她带着她的假肚子滚出去。

  彼时的烫热,难堪,还有羞愧。

  足足缠绕了她两年。

  自那之后,沈老太太就不再见他们夫妻俩了。

  平日里两人去问安自是见不到人,就算是有凑到一起的时候,老太太也只当她是透明,而沈耀宗不肯答应他母亲休了她,自然也再得不到半分好脸。

  钟大娘子有心替丈夫挽回母子情分,便主动日日抄经献给老太太,只是两年了,沈老太太的态度却一点松动都没有。

  直到年前沈耀宗作为代表回了老家,钟大娘子当天就被沈老太太给叫过去说话了,问她愿不愿意诚心替自己抄些经拿去大相国寺供奉。

  钟大娘子受宠若惊,怎可能拒绝?自是满口应下。

  但既然是诚心,就有诚心的规矩,她若有半分怠慢,又如何能显得自己虔诚?

  钟大娘子一心想借着这次缓和了双方关系,当然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不适就前功尽弃。

  但秋容看在眼里,却很是心疼她,劝道:“只怕是老太太诚心折腾大娘子,不然早不抄晚不抄,怎么偏偏就等二爷离了京城,天气又这么冷的时候让您过去?每日里还要先在廊上站半炷香,手脚都要僵了,进了佛堂又说要苦心志,连炭盆也不能用,您这风寒不就是这么受下的么?”

  钟大娘子却更愿意把事情往好处想:“这都两年了,老太太最生气的时候都没有折腾我,现在又何必呢?说不定是我们努力了两年终是打动了她老人家,所以她才想最后给我一次机会。”

  再说她不这么想又能怎么想呢?若是因为怕受折腾就不去了,那丈夫岂不因为她又要夹在中间。

  说不定老太太就真要以她不孝不贤为由逼着官人休了她,倘他不从,大约他也要作为不孝子被撵出家门了,一个被家族除了名的子孙又如何能立住脚?

  她想想他的处境就觉得心疼,实在不希望事情演变到那样的地步。

  “没事,今日你就不陪我去了。”钟大娘子说道。

  秋容忙道:“大娘子别误会,我不是怕吃苦,您身边哪能缺了端茶倒水的人呢,再说您本来就还病着。”

  她不敢再多说,忙忙遵着对方的意思,服侍了起床梳洗,待用过饭后再准备好了便于服用的药丸子,又带上大娘子喝惯的香茶,便陪着对方出了门。

  钟大娘子走到福寿堂院外的时候,天才刚亮,沈云如的女使浅雪正提着温盒在那里等着她。

  “钟大娘子,”浅雪一如往日地笑着迎了上来,说道,“大姑娘请您先用过热茶再去忙。”

  这虽已不是沈云如第一天来给她送好意,但钟大娘子仍觉心中微暖。

  “替我谢过掌珠。”她亦重复着同样的道谢之言。

  不远处,有个同样拿着温盒的女使见此情景,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她一路回到了鲍氏的屋里,将先前所见禀告给了对方知道:“所以娘子送的药茶我就拿回来了。”

  鲍氏闻言,微点了点头,叹道:“大姑娘虽目无下尘了些,但倒是个好心的。”

  鲍氏的女儿正在她屋里用早饭,听见她娘竟派了人去给钟大娘子送茶,疑惑之余不免感到担忧,说道:“您怎么突然跑去干涉婆婆那边的事?二婶婶是因为什么惹恼她老人家的您又不是不知,这事您也敢掺和。”

  鲍氏沉默了一下,说道:“我也是看她日日来受寒,有些同情。”

  这话在沈二姐听来,多少觉得她娘明哲保身了半辈子却犯起了糊涂,说道:“往日里也不见您管那么多,再说这事儿大姐姐能去施好心,我们能么?您若有个行差踏错的,到时又有谁能帮您出头?”

  “况且我也到了议亲的年纪,”沈二姐忧虑地道,“万一因此让咱们跟着受了罪可怎么办。”

  鲍氏欲言又止地张了张嘴,末了,只说了句:“知道了。”

  正月十四,长达五日的元宵灯节如期而至。

  夜幕方初降,整座汴京城已笼罩在了绵延的灯华之中,正可谓“自非贫人,家家设灯”,每年值此时节,游观之盛更可达空前。

  蒋娇娇拉着姚之如好不容易挤到了一处卖花灯的摊席前,还没来得及站定,就听对方轻呼了一声,说道:“娇娇,你头上灯球没了。”

  蒋娇娇一愣,下意识抬手去摸,果然原来插着灯球的地方已空了,她懊恼地道:“早知就不插在旁边了。”说完,又注意到姚之如的右耳,诧道,“你耳环也少了一只。”

  姚之如微惊,摸了摸,无奈笑道:“今夜这街上不知又有多少遣钿坠珥。”

  蒋娇娇也笑,说道:“干脆我们也守着等晚些来扫街算了。”

  她话音方落,就听见蒋修调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那要不要我们来给你们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