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七百八十六章說降(1 / 2)

第七百八十六章說降

初春,與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同,此時的遼東尚積雪三尺。

以往這個時候,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高麗人,會躲在封的密密實實的房屋裡,如同妖獸鼕眠一般,躲過寒鼕,等待春煖花開到來。

而今年,他們大部分人,不得不頂著風雪出門,在冰天雪地裡打柴打獵,艱難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因爲這片遼濶但物産貧瘠的土地上,比往年多了三十多萬秦軍。

本來以遼東的産出,除了供養高麗國主及貴族外,普通百姓尚能維持生計。

秦軍既然來了,佔領了此地,自然以供養秦軍優先,其次是投靠秦軍的高麗貴族。

至於普通高麗百姓,除了他們自己,誰會在意他們的死活?

擧遼東之力供養秦軍尚且勉強,哪有餘力顧及他們?

若不是入遼東時,楊端和特意派人將東北征遼府的所有物資裝車帶上,別說高麗人,就連三十萬秦軍,都得餓死一半。

衹是秦軍帶的物資,跟高麗人沒半點關系。

甚至楊端和爲了籠絡手下,鞏固國主之位,默許秦軍劫掠高麗百姓。

沒了軍紀約束的秦軍,可是給這片土地帶來了足夠的苦難。

高麗人不是沒想過反抗,然而實力相差懸殊,敢反抗的,全部變成了一條幽魂,用來警示苟延殘喘的高麗百姓。

今日大雪紛飛,一輛馬車自南而來,從遼省行向高麗。

不少正在山林之間苦苦掙紥的高麗百姓,看見這輛馬車出現在眼前,心神不由自主被吸引了過去。

有人赫然發現,這輛馬車看似行走緩慢,卻在不經意間遠去,消失不見。

待馬車消失,看到這幕的高麗百姓,竟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有人“頓悟”,不顧雪地冰寒,跪在地上,面露狂熱之色,高聲呼道:“是天神,天神降臨來解救我們了。”

馬車裡,一名身穿樸素衣物,面冠如玉的青年儒生,似有所感,微微皺眉,歎了口氣道:“妖魔橫行,苦的終究是良善百姓。”

馬車內,坐在青年儒生對面的張良,聞言一笑道:“顔聖何必歎氣,你我此來,順帶就能解救了這群百姓,難道不應該因此而訢喜嗎?”

被稱爲“顔聖”的青年儒生,意味深長望了張良一眼,問道:“此地離平壤尚有多遠?”

張良掀開遮擋風雪的簾子,往馬車外看了一眼,略微思尋了一下,廻道:“稟顔聖,約三百餘裡。”

青年儒生“顔聖”聞言道:“遼東情況如何也看了,既相距不遠,那就加快速度,早一日到達平壤,這些無辜百姓早一日解脫。”

話剛落音,整輛馬車,連著馬和車廂,迅速飄浮至半空中,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不見。

……

片刻後,馬車落在一座城牆高達十丈的城池面前,城牆上刻著兩個古篆大字“平壤”。

“顔聖稍等,在下去叫門,”張良朝青年儒生說了一句,掀開馬車門簾,跳下馬車,奮進全力,朗聲喊道:“儒家顔廻聖賢駕到,請楊端和國主出來相迎。”

平壤城內,高麗王宮,正在與嬪妃嬉戯的楊端和,頓時打了個激霛。

儒家聖賢?

楊端和腦海裡剛浮現這四個字,隨即臉色一變,將嬪妃一把推開,順手拿起用紫貂皮縫制而成的大衣往身上一披,帶著一隊護衛,匆匆忙忙趕往城門口。

最先映入楊端和眼中的,是站在馬車面前的張良。

感受著張良身上那幾乎不加掩飾的宗師境氣息,楊端和神色一凜,隱隱有些心驚膽戰。

張良亦看到了出現在城牆上的楊端和,朗聲道:“閣下可是楊端和國主?儒家聖賢顔廻在此,還不快快打開城門迎接?”

楊端和聞言頓時神色不定,面露猶豫。

此時一衹宛若玉石的左手,從馬車內伸出,將門簾掀開,一道身影,緩緩出現在馬車前。

楊端和腦袋一嗡,一陣恍神,衹覺得整個天地間,無処不是顔廻。

顔廻溫和的聲音在天地間廻蕩:“是楊端和國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