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六章 皇帝的价值(1 / 2)

第七十六章 皇帝的价值

将高顺的报告‘交’给营中诸将传阅后,蒋通低头想了想,然后抬头问道:“诸位,大家对仲达的战报怎么看?”

“仲达滥好人,子龙太谨慎,幼平真丈夫、周郎才惊‘艳’。[燃文书库][]如此而已。”

“嗯,奉孝评价可谓‘精’准。说起来,这都是通的过失。当初若不是派子龙这样过分谨慎,过分在意他人想法的将领去滨海,而是派子义或者汉升前去,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但不管怎样,两万人对四万人打成这样,已经难能可贵了。子方,代我跑一趟滨海城,高仲达有功无罪,迁鹰扬将军。”

蒋通此话一出,帐内郭嘉、崔琰、太史慈、甘宁、典韦等齐齐动容。鹰扬将军虽然也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但它是蒋通以前的职位。这样的优容和尊宠,郭嘉、崔琰这样不太可能得到杂号将军名称的文臣还好。太史慈、甘宁、典韦等人眼睛里简直就是要喷出火来了。

“另外,周幼平悍不畏死、忠诚可鉴。拜为武威校尉。秩两千石。传令滨海城驻军军医全力救治,不可遗留瑕疵!”

“鲁子敬、蒋公奕从征有功,鲁子敬暂拜为渤海都尉,蒋公奕暂拜为平原都尉。比两千石。待通班师回临淄后,再另行安排具体事务。”

“哎,剩下的就是子龙这个家伙了。”蒋通说道这里也是一阵头痛。

赵云这个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样一来就把他自己搞得比较痛苦。很多时候会让自己里外不是人。在史实上,赵云立了那么多功劳,最终也没有得到名号将军的封赏。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把自己折腾成这样的。而且这个人谨慎得过分,过于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比如说新野之战,曹将夏侯兰被俘,因为这个夏侯兰是赵云的小老乡,所以赵云还是替夏侯兰向刘备求了情。但是等刘备赦免夏侯兰后,赵云就不再搭理夏侯兰了——这是为了避嫌。但是你把刘老板的感觉考虑到了,有没有考虑到夏侯兰本人和其他同僚的看法和观感呢?

“子方稍待,待会我给子龙写一封亲笔信。骂他一顿,这事情就算揭过哪。”

糜芳听到这话顿时愁眉苦脸:作为传达主公“圣旨”的狗‘腿’子,就像刚才那样,大家都是升官进爵的多好。诸位同僚一高兴不就把他糜芳当喜鹊和好兆头了嘛。最后主公这一下不会让自己把子龙给得罪了?

蒋通这个时候才不会去考虑糜芳的小算盘呢。将滨海城的战后事宜简单处理完毕后,蒋通开口对郭嘉道:“如今已经是六月下旬,两个月来,我军枯坐馆陶城下,士气逐渐降低。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路途中的民夫转运粮草越来越辛苦,大营中虽然严格执行各种营务卫生条例,但是据随军军医报告,仍然有少数士兵出现了热伤风。奉孝,我军退兵的时机在哪里?”

郭嘉朝着蒋通轻轻一颔首,转过头对着太史慈、甘宁道:“从上个月底开始,魏郡冬小麦开始成熟。到现在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汝等一共抢割了多少粮草?”

问到这个,太史慈甘宁这两个二货马上得意洋洋起来。两人对视一眼后,太史慈站起身来:“军师,我和兴霸这一个多月以来真的很辛苦啊。最远的时候都跑到了赵国的邯郸!一路上既要抢割粮食,还要和各地世家大族的‘私’兵作战,到了最近十余日,甚至还要和并州的匈奴骑兵作战”看着面‘色’渐渐不耐烦的蒋通和笑得越来越‘阴’险的郭嘉。太史慈情不自禁的吞了一口口水,赶紧回到正题上:“截止昨日回营时,合计抢割粮草一百三十万石,一月之中,大小‘交’战二十余次,阵亡骑兵一百五十五人,民夫二十三人。斩首各地世家‘私’兵一千七百八十五人。五日前慈亲率的五百骑兵和三千民夫与大约五百匈奴骑兵相遇,将其尽斩之!我军的阵亡主要就是这一战。”

“嘁!袁本初真是无耻。我们汉人内部的厮杀,居然把匈奴人给扯进来。真是汉‘奸’败类!”对于太史慈口中的匈奴骑兵,蒋通并不是很在意。原因无他,这个时候的匈奴,还是一盘散沙,暂时对汉人构不成什么威胁,

蒋通所处的这个时代,曾经雄霸草原一时的匈奴,已经分裂衰落了。战斗力最强悍的北匈奴,已经远走中亚,即将奔赴欧洲,掀起欧洲人史书上的第一次“黄祸”。留在东亚的南匈奴,经过东汉政fu百多年来政治、经济、军事的多重打压。匈奴人的自信心已经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当然,这些都是大背景,居住在并州境内的南匈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首领,彻底的一盘散沙。中原这边是诸侯割据的大战国,他们那里就是部落首领各自为政的小战国。

他们的现任大单于于夫罗先生,于中平四年(187年,黄巾之‘乱’后三年)被东汉政fu调动,指挥匈奴骑兵帮助东汉政fu平定张纯叛‘乱’。那时候于夫罗还不是单于,而是单于的嫡子,算是下一任单于的第一顺序候选人。不过可悲的是,这位哥前脚一走,后脚他老爹在家里就被自己的手下给干掉了。于是于夫罗就回不去了。这厮后来的时光,就是缠着中原的统治者,要求大汉朝给他做主,帮助他回去就任匈奴大单于之位。可是汉朝的那些当权者,哪个是傻的啊?好不容易匈奴内‘乱’,变成一盘散沙,我们为啥要重新给匈奴整一个首领啊?于是大家都只是应付他,利用他,就是不真情实意的帮他。汉末群雄逐鹿时期,于夫罗跟过张杨、跟过袁绍、跟过袁术,最后跟了曹‘操’。终身没有回到匈奴故地正式的就任大单于。

于夫罗死了之后,匈奴反而慢慢开始整合起来了。到了一百多年后,他的孙子,从小接受汉族文化教育的刘渊先生更是憾动了貌似强大的西晋帝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总之,现在的匈奴,根本就没有主事的!大家各自的部落,各自为政。而且彼此之间攻伐仇杀频繁。汉族诸侯对这些家伙心照不宣的分而治之,需要的时候就利用下,利用完了继续分而治之。要不是后来西晋的司马们内耗得太厉害,世家大族到了那个时候又腐朽得太过神速。匈奴怎么都不可能翻起‘花’来。所以蒋通现在根本就不担心匈奴人的问题。

把匈奴人的问题扔到一边,蒋通继续向郭嘉问道:“差不多了,这点东西拿回去,抚恤、奖赏、还明年的第一批利息,都够了。嗯,奉孝,北方的季观和汉升呢?”

“季观已经扫‘荡’完毕安平、河间两国,现在返回巨鹿郡,驻扎在瘿陶城(各位书友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找东汉地图来看,不然这书看起来有时候很空的,男儿生于世间,最大最爽的穿越yy不是抄诗词刷声望,也不是什么后什么宫,而是以地图为棋盘下棋!)。汉升已经重新拿下广宗城,将广宗城外的所有防御工事重新修葺,形成新的防御体系。主公,至此,半个巨鹿郡、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已经全部落入我手。另外常山国、中山国已经被我军将其与袁本初的魏郡割裂开来。现在袁本初能够有效控制的,只剩下了魏郡、赵国和半个巨鹿郡。”

“嗯,写信给朝廷正式任命的那位幽州牧(刘虞),问他,常山、中山两国现在是无主之物。太傅岂有意乎?”

“主公此计大妙。刘伯安被公孙瓒‘逼’迫,堂堂的宗室前辈,以太傅之尊,居然只能蜗居在上谷和代郡这两个幽州最贫瘠、边事最频繁的郡国里。主公把中山、常山两个大国扔给他,他还不一口咬住。这样一来,我军的西北面就彻底稳定住了!而袁本初和刘伯安之间就万难调和,更遑论联合对我了!”

“另外,急调黄伯擢、蒋公奕入驻镇西堡。调刘元颖(刘馥)为河间相,调杜伯侯(杜幾)为巨鹿太守,调邴根矩(邴原)为安平相,调梁子虞(梁习)为清河相。”

“喏,主公。青州南部六郡国已经逐渐开始恢复,将这些大贤调到冀州恢复生产、把我青州之政向冀州推广也是应有之意。不过平原、北海、齐国、济南这四个郡国的太守国相就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