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八章 青州的春天 五(1 / 2)

第五十八章 青州的春天 五

初平二年五月,在军事总结会议结束并例行的再一次发布《告青州民众书》后。[燃文书库][]蒋通带着自己的老婆‘女’儿一起登上了一辆马车,在一众文武的护卫下出了南皮东‘门’,一路直奔初步竣工、即将开学的渤海师范学校。

从蒋通二十岁那年被禁锢,他在自家的庄园内开办夜校,将知识向自家的家奴、‘私’兵传授开始。迄今已经差不多十一年了。十一年来,虽然诸多的事务缠身,期间还有惨烈的连场大战,但蒋通从未忽视过自家庄园、军队、军屯的夜校教育。往小说了,持续的夜校教育,可以对治下的子民进行洗脑,加强治下子民对自己的忠诚。往大了说,这是在士族阶层之外培育新的力量。只有这个力量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他才能彻底的抛开士族阶级,从而有了跳出历史定式的希望。

然而,夜校这个东西,局限‘性’还是太强。最大的问题是以前蒋通在自家庄园的时候师资力量还可以保证。但等他担任渤海太守后,那么多的军屯、军队,蒋通一个人是肯定不能兼顾得过来的。各个军屯、军队的夜校教师只能是蒋通庄园以前的‘私’兵、家奴担任。这样一来师资力量就无法保证了。而等蒋通闲下来找李马槽等人‘私’下了解了一些夜校的教育内容后,也不由得啼笑皆非:在各个夜校教师的讲授中,蒋通成了无所不能的天神般的人物。夜校里除了每晚教大家认几个字以外,就是各个教师吹嘘自家的主公是如何的万能,然后各位学员表忠心。这样的事情搞多了,好好的夜校居然出现了形式化和官僚化。

毫无疑问,这个东西已经走了味。而且随着整个青州被纳入蒋通治下,地域的宽广和治下人口的众多,夜校这样的培训机构已经显现出了其功能的短板。所以,新建一所新的学校,培育一支专业的,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就迫在眉睫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渤海穷得叮当响的时候蒋通也要坚持往渤海师范学校里面砸钱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渤海全境叛‘乱’,南皮城危在旦夕的时候,赵俊领导的渤海建筑大队仍然坚持在这里施工的原因。

“主公!啊,主母也到了。属下拜见主公主母。”

“呵呵呵,伯喈、幼安,辛苦了。唔,伯喈,你比半年前瘦了好多。不要太‘操’劳了啊,你年纪不小哪,注意身体啊。”

“呵呵呵,诚如主公所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无耻的穿越者)。邕和幼安有幸主持这样一项足以青史留名的工程,真是三生有幸!看着这样一座远迈前人的学校一日一日的逐渐成型,那感觉唔,主公,邕太‘激’动了。概而言之,若是有生之年能见到这所学校开学,虽百死而无一憾矣!”

“伯喈失言了。通这所学校,可是还要靠你和幼安等诸多大贤才能愈发兴盛啊。”

“呵呵呵,主公,您是不知道,两位从事最近这大半年来,吃住都在工地上,对我渤海建筑大队的要求,比我这个本职官员要求都要严格。说起来俊才是惭愧啊。”

“哈哈哈,子逸也辛苦了。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往里面走。幼安,你来给大家做向导如何?”

“敢不领命!主公,诸位,这渤海师范学校,渤海太守府投入两千万,主公‘私’人襄赞一千万钱,季观将军襄赞两百万钱第一期投入共计八千万钱。渤海建筑大队暂停渤海其他各处的官方工程,全队五万余人齐齐上阵。虽然我等践行主公的义利统一论,不准参与建筑的渤海工人不拿工钱,但诸位匠师主动要求年节不休,夜间不休。如此整日劳作,方能在七个月内,使的学校初见雏形。”

“主公,诸位,天幸冀州,啊,不,我青州渤海郡地势平坦。周边农户得知我等要在这里建学校后也极为配合支持,在我等强行给予补偿款后迅速搬迁。使得学校得到了一块足足万亩的平地”

虽然在这里,蔡邕、管宁是监工,赵俊是包工头。但实际上,这座学校的蓝图却是蒋通规划的。一万亩,就是后世的6.66平方公里。这样的面积,和现代的顶尖大学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也只有蒋通才有这样的大手笔了。

整个学校是一个长2.58公里,宽2.58公里的正方形。没有围墙,边缘地区通过栽种树木形成各种小森林与周边相区别。在这个正方形内,是八条笔直的、方向各异的主干道,按照顺时针排序分别是西大道、西北大道、北大道、东北大道、东大道、东南大道、南大道、西南大道。如果说一个现代人从空中俯瞰这座学校的话,就会惊叹出声来:这八条大道拼在一起,不就是个米字么?不就是后世uk的国旗么?

而八条大道的‘交’汇点。就是整个校区的最中心。在这个点上。矗立的是一座地基方圆达五十平米,高达十米,塑像本身高达十五米的钢筋水泥塑像:炎黄二圣四面八首像。

“诸位,这是俊按照主公的意思,召集队内诸多匠师,集思广益后敲定的方案。炎黄,为我华夏始祖。当然要位于整个学校的正中,而且要站得最高。同时要俯视四方。从而表现出我华夏所有的人杰,皆受惠于炎黄二帝,皆源于炎黄二帝之意。”

“主公,主母,诸位。从这个点向东直走的这条路是东大道,同时也叫先贤大道。长387丈(1290米),宽6丈(20米)。全部水泥铺路。在这条路的两边,每隔3丈有一座基座高1丈,塑像本身高1丈的塑像。也是先用钢筋编织成骨架,之后外面筑上木模,然后往里面浇筑水泥而成。这条路上的塑像,全部都是我华夏的历代大贤。就在诸位的不远处,大家可以看清的这条路上的第一座塑像,便是周公!而周公的对面,则是孔子!所谓东方属木,木主生发。主公的意思是,历代先贤遗留给我等后人的文化礼仪,才是我华夏生生不息的根本。所以东大道旁的所有塑像,全部都是历代大贤。当然,因为时间关系,塑造这么一座塑像工序复杂,迄今为止我们也不过塑造了大约二十余具塑像在这里,后续计划中将摆放在这里的塑像也只有大约三十余具。离这条大道理论上的二百五十六座塑像还差得很远。主公的意思,就是留待在座的诸位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足以流传后世的著作,从而能够把自己的塑像留在这条大道上!”

赵俊此言一出,蒋通麾下的文士们纷纷涨红了脸,个个都‘露’出及其神往的表情来。蒋通看见之后,暗暗点头。这一招可真是打在这些家伙的腰眼上了。

“诸位,再看这东南大道。这一条路也叫名臣大道。塑立的是历朝历代的名臣。因为夏代离我等实在太远,所以这第一位是殷商的伊尹”

“南大道,是帝王之路。塑立的是历朝历代建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第一位的是帝尧”

“西南大道,商贾之路。塑立的是古往今来的杰出商人。第一位的是白圭”

“西大道,定国之路。塑立的是我华夏历代在内战中表现卓越或者留下著名的军事理论的武人。第一位的是孙武”

“西北大道,开疆之路。塑立的是为我华夏开辟疆土的大贤。按照主公的意思,这条路上的人物不一定是武将。所以,这条路上除了卫将军、霍骠骑等人杰外,还有张子文(张骞)、班定远等人”

“北大道,蚕烛之路。取主公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意(无耻的穿越者)。塑立的将是我渤海师范学校的历代山长、历代杰出校友。这条路上现在只有一座塑像,便是我渤海师范学校的第一任山长幼安先生。这也是本校内现在所有塑像中唯一一座塑像面容无限接近真人实貌的一座主公的基业必将千秋万载,我渤海师范学校的功业也定当源远流长,但愿这一条路,最终会被铺满”

“主公,这不公平,邕年纪比幼安长了那么多,为啥不任命邕为山长?”

“哈哈哈哈哈,连伯喈面对这永垂万世的**都忍耐不住了么?伯喈,你未来的位置,是在东大道,所谓的先贤之路上啊。”

“诚然,伯喈先生将来肯定是能在东大道上能有一席之地的。诸位,这最后一条路,东北大道。是农工之路。塑立的历朝历代为我华夏的农工做出杰出贡献的大贤、农人和匠师。这第一位的当然就是公输班了”

“整个学校被这八条大道自然的分成了八个区域。目前我渤海建筑大队已经完成了第一期,也就是四个区域的工作。这四个区域分别是学生住宿区、学生教学区、教师住宿区和附属‘蒙’学区。此外还有军事训练区、格物实验区、农业实验区、健身活动区尚未来得及修建。即便是已经完成的四个区域,也只能是堪将使用,离各方面的完善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过俊在这里说一句,在接下来的暑期里,俊和诸位匠师定然竭尽全力,尽力完善这四个区域,绝不耽误主公定下的今年八月(农历)第一批学员入学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