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五章 首领的责任 二(1 / 2)

第三十五章 首领的责任 二

“启禀主公,高仲达带到。[燃文书库][]”

“哦,仲达来了啊,请坐。”

高顺,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已经十余天了,在明白了自己成为俘虏后,第一时间就抢夺监视自己的士兵的佩刀刎颈自尽,被蒋通的亲卫黄飞及时拦下,不过颈部又是很大一条口子,害得野战医院的军医很是忙活了半天。知道这一情况的蒋通大为恼火,从俘虏营里把并州军的俘虏全部挑了出来,拉到高顺面前,粗暴的表示,高顺要再自杀,他绝不拦着。不过若是高顺死了,他就把这近一千的并州俘虏统统活埋!看着这近千家乡子弟期待的目光,高顺只得暂时屈服。不过,也就是不再自杀而已。降服?免谈!

不过这十来天里蒋通也忙得很。重伤员的救治、士兵的安抚、各方的联系等等诸多事情搞得他相当头大。尤其是崔琰去雒阳搬书后,营务内勤这一块他不得不亲自上手,‘弄’得他是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去搭理高顺。等到凉州军、并州军的俘虏都‘交’还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才终于在赵云、高览的提醒下想起了这位猛将。

“高顺不降!”

铛!通哥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就给我来这么一下脆的?不过,不过只要你肯开口,那就一切还有希望。

“呵呵呵,仲达,先请坐。有些话我们可以慢慢讲。”

“高顺不降!”

你!你这是在挑战我的容忍底线啊!这,这个大头领做得真是失败透顶了!刚刚被自己的两个手下‘逼’宫,现在又因为这个俘虏连连吃瘪。蒋通只觉得一股怒火不由自主的从两肋升腾而起!

“咔嚓!”手里的玻璃杯被蒋通生生捏得丝裂了。不过与此严重不符的是蒋通的表情,依然是满脸笑容:“好,仲达,你不降,那你想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真的把高顺问到了。做什么呢?再次求死么?高顺自己在心里都摇了摇头。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一旦被救回来后,再想继续求死的心就淡了。这是一切人类的普遍本‘性’。毕竟,蝼蚁尚且贪生啊。第一次自杀,那是出于义愤,第二次,那就很艰难了。

不给高顺多少思考的时间,蒋通紧接着的第二问又到了:“敢问仲达平生之志?”

这个问题蒋通从转世前就曾经想过。高顺到底心里在想什么呢?白‘门’楼上,曹‘操’问他话,他是一言不发慷慨赴死。这吕布对他既不信任又不厚道,不接受高顺的逆耳忠言也就罢了,连兵权都不给高顺,只是在打仗的时候才让高顺带兵上前冲锋。这样对待武将的方式简直‘混’帐到了极点。这样的主公,为他奋战到最后一刻也就够了。干嘛还要陪着他一起去死呢?连张辽这样备受吕布重用的大将都降了的啊。高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难倒这厮有受虐倾向么?

这个问题又把高顺问到了。高顺思索了好一会才答道:“回浩然公的话,这个问题顺还真没有好好想过。昔年,顺在五原,和奉先(吕布)一同长大。浩然公,五原郡紧靠漠北,虽然有黄河水灌溉,但因为紧邻匈奴、鲜卑等异族,汉民的生存相当艰难。顺的记忆里,奉先好像从九岁开始就和匈奴人、鲜卑人厮杀了。顺年幼的时候,家人被匈奴人劫掠,县长不敢出面相救。是奉先纠集一群少年好友,与顺一起杀入匈奴人的大帐,将家人救出。从那时起,顺就把命‘交’给奉先了。后来我等又一起被时任并州刺史的执金吾(丁原)征辟入伍。顺好像一直都是以奉先的志向为志向。奉先要做什么,顺总是尽力去帮助他完成。仅此而已。”

原来是吕布的发小儿,对吕布有偶像崇拜情节?

“好,那么请问仲达,你认为奉先的志向是什么?”

高顺又是一阵思索,之后抬头苦笑道:“浩然公,你们这些世家子无法了解我们这些边郡平民的悲哀的。奉先与顺,都出生贫寒。奉先更是因为有匈奴血统而备受歧视。我等无法依靠‘门’第,只能靠着手中的兵器去努力求存、求功名。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活下去,爬到更高的位置,活得更好,仅此而已。”

“其实还是建功立业的想法嘛。”

“也是,也不是。奉先武勇天下无双,当然是有志向建立一番功业的。但是要建立功业,首先就得活下去。我们边地男儿不怕死,但害怕死得没有价值。所以当初执金吾反对相国废帝,要独自以并州军和相国开战的时候,奉先不惜背负杀害义父的恶名杀掉了执金吾。就是因为当时一万并州军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合并了北军拥有十万之众的相国。若是照着执金吾的意思一意孤行,我并州一万健儿全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奉先不愿意自己的兄弟全都死得这样没有价值,‘逼’不得已杀了执金吾。否则,浩然公,你以为一个背主杀父的人,怎么会得到并州军全军的拥戴?他是为了大家牺牲了自己的名声啊!”

“嗯,这事情我原先大概也是这么猜测的。丁建阳虽然忠于汉室,其志可嘉。但作为并州军的首领,不能为并州军的前途考虑,反而要把自己这个团队往死里带。确实死有余辜。好,回到刚才的话题,现在你和奉先分开了,若是通非要做个恶人,不让你回到奉先那边。你现在能有自己的志向么?”

“顺谢过浩然公对奉先的理解。顺现在心中很‘迷’茫,实话说,顺现在死志已消,但何去何从,实在是,不知所措。”

“那么通来说说奉先的未来。奉先这个人,现在依附董卓,可是董卓现在这个样子,你认为能长久么?反对他的,想将其置之于死地的,实在太多了。到时候这股‘潮’流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的时候,奉先又该何去何从?为董卓奋战至死吗?绝对不可能。反戈一击?完全有可能。可是他已经杀了丁建阳,若是再杀一次董仲颖。这个世间还有谁能容他?仲达,通对奉先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他的本‘性’不坏,但他的选择总是错误的。他没有长远的目标,也没有长远的志向。这样的人,做一名单纯的武将其实‘挺’好,但若是成为一个团队的首领。终究是害了整个团队。

再来说说通自己的志向,男儿生于‘乱’世,自己活下去是最基本的。再上一个层次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活下去。再上就是让自己的部属、子民尽可能多的活下去。再上就是平定这个‘乱’世,让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的人能安稳的活下去。再往上走就是消除造成‘乱’世的根源,让我大汉子民世世代代不再受那‘乱’世之苦。仲达,这就是通的志向。这条路上,有无数的敌人和危险,通是无法一个人走下去的。通需要很多认同这个志向并愿意为这个志向奉献一切的同志和通一起去走,一起去面对。仲达,你英勇善战,义气深重。正是通所需要的伙伴和同志。仲达,你能以通的志向为你的志向,和通一起走下去么”

看着沉默不语的高顺,蒋通只觉得一阵疲倦:“吾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何去何从仲达自行决定。若是仲达仍然执意要回雒阳。通绝不再阻拦。”

良久的沉默。蒋通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然而,最终他听见了双膝跪地的声音:“高顺拜见主公!”

当蒋通率领联军向虎牢关‘挺’进的时候,渤海郡的司闻令张涛带着一支小分队来到了颍川郡的颍‘阴’县。

一切为了荀彧荀文若。

荀彧这一年27岁。在去年(中平六年,这个年份的公元纪年数字不对,不能直接写出来,否则通不过审核)才被举为孝廉,很快就担任守宫令。但不久就碰到董卓入主雒阳。荀彧辞官归家。这个时候的荀彧已经预感到‘乱’世将开,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说:天下将‘乱’,颍川是四战之地。到时候必然倍受战‘乱’,不如提前找一个地方躲避战‘乱’。但是颍川的大多数世家仍然舍不得丢掉这里的产业远迁。刚好冀州牧韩馥派了人来接荀彧,于是荀彧开始独自收拾行装,准备带领自己这一支的亲族北上冀州。

张涛等人赶到的时候,正好碰上荀彧即将起行。

“不好!”在稍稍打听了一下情况后,张涛心急如焚。

“李马槽,一路行来,就你牢‘骚’满腹,老是嘀咕老子耽误了你的前程。现在老子给你一个立大功的机会你要不要?”

“嘿嘿,司闻令,有啥好处要给俺老李的?”

“哼,刚才酒店里路人的谈话你都听见了。韩文节那种窝囊废也敢和我们主公抢人,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某先带十九人摆明了车马去见文若先生,你带领剩下的八十人在暗处。若是老子文请请不动,你就给老子来个武绑!等文若先生的车队随着韩文节的士兵离开颍‘阴’后。你们半路偷袭韩文节的队伍,杀光那些魏郡狗。然后把文若先生一家绑了送到我渤海去。”

“司闻令,这哪里是大功啊?是大凶好不好?文若先生是主公建立我司闻曹的第一个目标,可见主公是如何的重视文若先生。不到我渤海就算了,到了渤海必是大用啊!老李这次绑了他,被他记了仇。以后他在我渤海做了大官,一根指头都能压死老李。”

“那又怎样?主公难倒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主公如此看重的文若先生又岂是这样小肚‘鸡’肠之人。再说了,你不是一天嘟囔着要报主公的活命之恩么?你做不做?不做我另外分派人手了。”

“做,怎么不做呢。”

预先做好了后路安排,张涛命令跟随自己的十九名士兵全身披挂。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唯恐他人不知般的很是嚣张的直奔荀府。

没得办法,张涛以前连孝廉都不是,一丁点名声都没有。要想进入荀府,只能是借助自家主公的名声了。

荀府‘门’外,一片杂‘乱’,无数的家仆正在装车,其间间或有一些士兵穿着的人在指挥。张涛看着那些士兵简陋的皮甲,肮脏的战袍,轻蔑的吐出一句:此可一鼓而下之!

于是再也不必有任何顾忌。二十骑加快速度,长枪放平,以临阵冲杀的气势奔驰起来。顿时搞得荀府‘门’口的车队、民夫、士兵一阵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