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韩缜面上摆出欢喜的样子,纯真无邪地道:“那敢情好,我最喜欢人多热闹了,我还想将所有认识的小伙伴找来大家一起上学练武,可惜不能。”他还遗憾地叹了口气,随即笑道,“如今好了,多了自己的弟弟,只有更亲近的,我巴不得呢!”

  说着他向刘氏歪头一笑,“五婶,我跟综弟弟也好,不如我跟祖父说,让综弟弟也搬来后院,我们兄弟到时一起亲香亲香,相信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

  说着他还跟被刘氏抱在腿上的韩综做了个鬼脸:“综弟弟,喜欢哥哥吗,想不想跟六哥一起玩啊?”

  韩综记得这个哥哥每次都会送他好玩的玩具,也会逗他笑,一直很亲近韩缜。小孩子简单纯粹,一听喜欢的哥哥要跟他玩,当即就要挣扎着下地,嘴里奶声奶气地嚷:“要,要跟哥哥玩!”

  刘氏变了脸色,谁,谁想将儿子送去后院啊?她虽然也时常嘀咕着永宁侯独独看重韩缜,而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另眼相看,却也明白被侯爷挑中的孙子可是还要习武的。他儿子聪明活泼,将来可是要读书考状元,做个清贵人,才不去行那些莽夫粗鲁之举。

  她也不过是叶公好龙,只敢在心里嘀咕,真的儿子被永宁侯挑中了,她还要想办法推拒,她才不是叶婉婉这个没用的,一声不吭的就让人抱走儿子。

  当下顾不上先去找韩缜这对母子的麻烦,一心安抚怀里闹腾着的儿子。

  永宁侯夫人也是自那日韩缜生辰起,才知道自己这个孙子私下竟然结交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差不多有名有姓的勋贵世家的孩子都囊括了,一时一点也不怀疑韩缜的话,自己这个孙子确实是喜欢人多热闹的。对外府的孩子都如此倾心结交,更何况是同出一父的兄弟,而且平常和府里的兄弟关系都不差,跟谁都处得好!

  老人家自然是乐意看到后辈子孙和睦相处没有芥蒂,这样家族才能昌盛久远,因此点头:“那弟弟妹妹来了,你得多看顾些!”

  韩缜笑嘻嘻地表功:“当然了,而且我还收拾了好多的礼物玩具送给弟弟妹妹呢!”

  一旁韩敏兰见机道:“祖母,我跟哥哥也给弟妹准备了礼物,弟妹年纪小,大家自然只有尽让着,祖母尽可放心!”

  “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不过你们懂事,他们毕竟是庶出又是小的,也没有你们让着他们的道理,也不可太纵着他们了!”永宁侯夫人最喜欢的还是嫡出孙子,担心庶出的孙子也不过是为子嗣后代计,此刻又操心起他们太实心眼反委屈自己了。

  韩缜蹬蹬蹬跑向永宁侯夫人撒娇道:“祖母可不许因为他们小就偏疼了,一定要记得缜儿是你最喜欢的孙子才行啊!”

  小孩子直白简单的吃醋争宠,只会让长辈欢喜,觉得是孩子的稚子之心,只有更疼宠的。

  永宁侯夫人一把将韩缜搂进怀里,笑着道:“你这个猴头,谁还越得你去,跟你没见面的弟弟妹妹还吃醋呢!”

  韩缜故作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将头埋着不抬起来,一时大家都笑作一片。

  气氛重新恢复了轻快,不管大家心里想些什么,表面上是一派祥和。

  刘氏陪着笑,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视线游移间却对上韩缜不经意看过来的眼神,淡淡地扫了她一眼,却停驻在了韩综的身上,似乎在说:再挑事,我不找你的麻烦,我找你的儿子,看你怕不怕韩缜心里也很无奈,从前他心里多少还对后宅争夺有些心理阴影,不过时间久了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别府他是不清楚,可是在永宁侯府是没有这么多是非,府中还是蛮清净的。几房男人不提,几个儿媳妇间或有小心思,但还没阴暗到施展阴谋诡计的地步,最多就是像刘氏爱出头言语带刺尖酸刻薄,好在一切都还是在容忍范围。

  如果可以他是真的不想针对那些后宅妇人,这些女人整日都困在小小一方天地里,眼界只看得到那方寸之地,这个时代对女性来说是不公平的,只要她们不主动招惹,韩缜还是愿意拿出最大的善意尊重对待她们的。

  刘氏又惊又怕,五房现在还只有韩综一根独苗,平时可是视若珍宝,命根子似的。环视一圈想告状吧,又看看韩缜一派若无其事的样子,别人都没有察觉,只好咬牙隐忍不提。

  只恨恨的心里想,就知道韩缜这个小崽子不简单,平时的好果然都是装的,大家都被他骗了。不过经此一吓,害怕韩缜真的不管不顾做出什么事来,以后刘氏当真收敛了不少,也少找了叶婉婉的麻烦,也是一件幸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喜欢的话,多留言啊,看文愉快!

  第41章

  世子韩重梳洗打理好自己却没有返回前厅,却是径直去了永宁侯的书房, 推开门, 果然永宁侯已经端坐在书桌后等着了。

  “父亲。”

  “你来了, 坐吧!”永宁侯脸色有些凝重, 摆手让儿子坐下。

  韩重一掀长袍在椅上坐下,清秀的面容阴冷无情,甚至带出了一分若有似无的邪气,即使面对永宁侯一身的气势也丝毫不收敛, 肆无忌惮的释放着。

  永宁侯欣慰地看着自己倚重信赖的长子:“你如今也算是历练出来了, 在边关这段时日虽然辛苦, 总算没有白熬!”

  韩重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衣袖, 淡淡地道:“为国杀敌,为将之本份所在,儿子甘之如饴!”眼里幽深难辨。

  永宁侯虽然不满当今抬举文官一力打压武将,却是一心忠君爱国,妥妥的保皇派是也,因此长子能为国杀敌, 守卫边疆, 他自然是自豪的。

  “说说你这次的战事, 我不想竟然会惊动朝上, 叫你回京述职!”关于这次的战争韩重也只是在信中一笔带过, 永宁侯对很多内情都不甚了解。

  照理武将三年一转回京述职,前次朝廷没有召还,而是命令继续留守关隘。虽然这次的军功是韩重出面斩获的, 但如今还不到三年一次的述职时间,而照以往的惯例,朝廷也最多是通报下令嘉奖,而不是直接让韩重回京述职,要知道这回京的将领是有很大的可能就呆在京中任职的。

  韩重懒洋洋地开口:“大概是因为这次对方的首领身份特殊吧!”

  “不是说只是两千人队伍的统领吗?”永宁侯疑惑,这只能算是中等的军官,难不成对方还有别的身份?

  韩重阴冷一笑:“不止,人家还是金国皇帝的十三皇子!”

  “皇子?皇子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还叫人轻易就包围斩了首级?”永宁侯也大出意料之外,砍一个敌国的皇子自然大快人心,可是永宁侯也听说过金国的十三皇子是金国皇帝现任皇后的幼子,就怕金国不会善罢甘休大动干戈。

  朝廷紧急调回儿子,只怕也是想知道详尽的情况好制定对策吧。

  永宁侯担心:“那你回来,如今边关如何,可曾提防金国那边为报仇侵犯边关?”

  韩重沉静地道:“父亲尽可放心,我自有派信任的副将领兵对敌,当是无碍!”

  事实上这些年金国的实力一直在削弱,内没有明主执政朝政混乱,皇帝老迈偏宠幼子,诸皇子争权夺利;外有蒙古崛起兴兵反叛,从初期尚能对蒙古进行压制,分化蒙古各部,从而镇压占上风。到后来的实力相当平分秋色,渐渐形成对峙的局面,双方个有输赢。而到了如今,蒙古各部渐有一统各部的趋势,兵强马壮刀锋直指长久以来为敌的金国,竟将金国打得喘不过气来,大有横扫金国的架势。

  而金国如今朝廷糜烂腐败,对上蒙古一直胜少败多,实力渐渐被压缩,不敢直面蒙古强兵,就将视线对上了相邻的孟朝。

  柿子捡软的捏,他们干不过蒙古,难道还怕打不过孟朝的军队吗?也不去管先前制定的盟约,见利忘义,对孟朝大动兵戈。

  在孟朝和金国的边境一直没有少了争端,像是燕云十六州,也只拿回了山西境内的应州、寰州、朔州、和云州,和其他几个州,其中还有八个州都在金国的境内,像是后世的北京如今是属于金国的。

  双方时常有摩擦,不过都是小规模的争端,甚至够不上最低烈度的战争标准,朝廷也是心知肚明,放任它去。

  可是这几年来双方的交战却越来越多,边关也越多的受到金国的侵扰,他们无疑是将目光瞄准了孟朝,一则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二则就是对孟朝的繁花虎视眈眈,想掠夺财富为己用,总之狼子野心磨刀霍霍。要不然金国十三皇子怎么会出现在边境,说不得是被什么人挑动野心想挣军功,可惜撞在了韩重手上一命呜呼,死了也是白死。

  永宁侯大怒一拍桌案道:“金国真是无信鼠辈,当时可是与朝廷签订了盟约互不侵犯的,如今竟敢堂而皇之的犯我边境!”

  当初孟朝开国皇帝是有余力追击金国的,但是考虑到国内民生千疮百孔,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再则还是顾忌着蒙古,朝廷没有直面蒙古的力量。所以就和金国定下盟约,双方休兵修好,孟朝甚至悄悄提供助力帮助金国对付蒙古,这都是双方朝廷心照不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