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第78章 重生林黛玉

  楚王府座落在城东,建筑规模宏大, 五间王府大门巍峨雄峻, 更有七间正殿,五间后殿,两重宫门,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 是扬州城一等一的豪宅。盐政衙门的配宅虽有三进院子, 倒不算太小, 但与楚王府相比,便是陋室比之于华庭,不打眼了。

  然吴钧就是愿意跟黛玉一起住盐政衙门的配宅,也不愿意去住王府。

  被儿子逼的毫无办法的楚王只得故技重施,打听盐政衙门旁边住的都是什么人家,把宅院、地都买了,自己再重新整改。于是黛玉不得不由每天听着周围叮叮咣咣的声音入睡。

  没错,是周围, 不是左也不是右。

  这次楚王干脆把盐政衙门左右和后面的宅院、田地都买了, 要建一个大的别院。具体面积大概有三个盐政衙门那么大,而且是呈半包围的状态把盐政衙门环抱其中, 若非正衙门前就是一条大道,恐怕就不是半包围而是全包围了。

  黛玉不得不暗自感慨一下,楚王府果然财大气粗啊,不愧是江南的土皇帝。

  林如海一到了扬州城,便迅速忙碌了起来。先是熟悉各流程, 巡查两淮盐运使司;继而发放盐引、核对盐课账目,还要平衡各总商之间的关系。一时应接不暇,比在京城的时候还忙,黛玉三五日都未必能见他一面。这日好容易轮到十日一次的休沐,才得空来瞧女儿。

  黛玉被抱在怀里,搂着林如海的脖子撒娇:“爹爹好些日子没来瞧女儿,女儿都想您了。”虽然早已不是小孩子,但她很享受这种被父母疼爱的感觉,只要在父母面前,多大她都觉得自己还是孩子,还都可以任性,这种感觉还真让人沉醉。

  林如海只觉得这句话说到了自己心窝里,抱着软软的女儿,欢喜不尽,只觉得心都要化了。这时候无论女儿提什么要求,他都会无条件的答应,哪怕女儿说爹爹你不要当官了,以后天天陪着女儿,只怕他都会点头。

  “乖女儿,这几天乖不乖?”用额头碰了碰女儿的小脸,他问。

  黛玉不由得“咯咯”笑了起来,软软的小奶音落在林如海耳朵里,他不自禁的也笑了。

  “爹爹,你看。”黛玉将手伸出来,握着的小拳头在说话的同时撒开,里面赫然躺着一个草编的蚱蜢,编的好精致的样子,跟真的似的。

  林如海笑道:“是蚱蜢啊,谁给你编的?”

  黛玉道:“钧哥哥编的。”

  林如海看向乖巧坐在一边儿的吴钧,有些诧异:“小世子能编这个?”一个才四岁的孩子手竟然这样灵巧?

  吴钧没吭声,黛玉代他回答了:“我亲眼看着钧哥哥编的。”

  林如海又看了吴钧一眼,道:“了不得啊。”

  “爹爹今儿不忙么?”黛玉歪着头问。

  林如海遂将蚱蜢的事儿暂且放下,道:“今儿休沐,不必往前衙去了。”

  黛玉的眼睛闪了闪,趁机撒娇求林如海带她和吴钧出去玩。林如海抵挡不住女儿的卖萌诱惑,带着黛玉、吴钧及四个贴身小厮乘轿子出来。可巧这日是集市之期,走出衙门口儿不多远,便见许多人来来往往,有负着手闲逛的,有挑着担子叫卖的,更有许多人摆了桌案摆上许多零碎物件儿贩卖。

  黛玉久居深闺,看什么都新鲜,盯着那些小摊子挨个儿的瞧,碰见没见过的还会拿起来细细的看,打听是干什么用的。路上人多,林如海唯恐黛玉、吴钧走散,抓着他们的手腕一刻也不敢松,虽黛玉、吴钧老大不高兴,他也不肯妥协。

  林如海久经世事,知道如今虽说是太平盛世,然外面未见得都是太平的。尤其是这样集市人多的时候,有那起拐子专混在人群里盯着几岁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拐了去,运到外地贩卖的。那些拐子多为奸诈狡猾之辈,更是在多年市井中混出一套阴险刁滑的下作手段,杀人于无形之中,虽有大人看着,也不十分保险。若真着了那样的道儿,孩子的一生便毁了。

  “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吆喝着走来。

  黛玉的眼珠子亮了亮,抬眼看林如海。

  “想吃?”林如海躬身含笑问。

  黛玉重重点了点头。

  那老者也是个机警的,见此便停了下来,道:“老爷给小姐买一串罢,不多,五文钱一串。”

  一听五文钱一串,林如海皱起了眉头。这么便宜的东西,也不知道干不干净,黛玉、吴钧自小锦衣玉食的,哪里吃过外面的东西,万一吃坏了肚子,不是回去好不好交代的问题,关键是他也心疼啊。

  黛玉摇了摇林如海的手,叫了声:“爹爹。”她还是蓝黛玉的时候吃过这种街边小吃,酸酸甜甜真的很好吃。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许多年未曾吃过了,平日不见还没什么,看见了肚子里的馋虫便止不住。

  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林如海叹了口气道:“有劳老人家,拿一串来罢。”

  老者点头哈腰的递给林如海一串,又道:“老爷给公子也买一串罢。”

  林如海原想着买一串给两个孩子吃,哄住他们就算了,毕竟这东西不知道干不干净,吃了会不会闹肚子。不曾想那老者说着便又拿了一串递给吴钧,偏偏吴钧还接了。

  林如海也不好再说什么,命小厮数五十文铜钱给那老者,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也不容易。

  老者喜出望外,千恩万谢的接过钱。

  一时间两旁的商户看林如海的眼睛都有些发直,更有几个大胆的捧着自己家的东西问林如海要不要买。这些都是年轻力壮之人,有手有脚,见他出手大方,怜贫恤老,以为是个冤大头,想趁机捞点好处,林如海便懒得应承,板着脸说不需要,命两名小厮开道,那些人知他非富即贵不好招惹,自然也不敢拦。

  一直走到一个茶楼旁,往里面一看,倒是干净雅致,坐着几个儒袍纶巾的读书人。

  “咱也进去歇歇。”说着林如海便牵着黛玉、吴钧走了进去,找了一干净的座子坐下。

  跑堂热情的上前招呼,问吃什么茶。林如海说了一个茶名,又给了他一锭碎银子,命泡好的来。旁边桌上几个读书人正在联诗,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再往前的桌子旁坐了一个素袍男子,瞧着四十上下,留着山羊胡子,儒雅温润,身上有一股子官场之人特有的气度。

  林如海看他的时候,正好他也抬眼看林如海。

  二人目光相交,片刻后不由得都礼貌的一笑,朝对方拱了拱手。

  黛玉顺着林如海的目光看去,不由得一怔,暗道,怎么是他?!

  这个人黛玉认识,甚至还接触过一段日子。他便是贾雨村,上辈子黛玉在扬州的授业老师。他是进士出身,学问自不必说,当年能被林如海看中聘为女儿的老师,自然是才华斐然。但也仅仅是学问好而已,为官却有失厚道,为人也不怎么样。

  之所以这样说,并非黛玉不敬师长,而是他做的那些事真的让人敬不起来。

  不过是偶然间教过她一年时间的书,后来他便到处宣扬自己爹爹如何敬重他,以此结交士林清贵,坏爹爹名声;这还不算,他还公然制造冤假错案,包庇薛蟠打死人的事实,以讨好王、贾两家;为几把扇子搞得人家破人亡;至于后来钻营取巧、过河拆桥、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事更不知凡几。

  这还是她后来听说的,没听说过的不知还有多少呢。

  最让黛玉对他深恶痛绝的是他为了讨好锦王爷,亲自去贾府说媒,让她堂堂官家女去给人做妾。